商业航天302周 天兵科技获D轮投资;USIT投资Sto188金宝博- 金宝博官方网站- APP下载ke Space D轮融资
2025-10-19188金宝博,金宝博官方网站,金宝博APP下载
近日,宇航推进系统与运载火箭服务商北京天兵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D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东方资产、中银资产、北交联合投资、国裕高华、济钢集团、湖南高新纵横资产、申银万国投资、贵阳工业发展基金、青水慧星等多家机构联合投资。
天兵科技成立于2015年6月15日,是一家专注于宇航推进系统与运载火箭服务的创新企业。公司拥有常温绿色HCP液体推进剂及极简式宇航推进系统,这些技术可用于小型飞行器主动力及运载火箭领域,具有高效、环保、可靠等特点。天兵科技的技术突破为航天领域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推动了航天技术的进步。
10月10日,北京钧天航宇技术有限公司宣布完成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彬复资本、惠山科创、惠萃恒益基金及锡创投共同投资,具体融资金额未披露。
钧天航宇成立于2021年12月31日,是一家专注于航空装备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致力于打造面向下一代的开源一体化卫星平台,并提供网络系统设计、卫星总体设计、结构设计等全方位服务。钧天航宇的目标是为行业用户提供先进的卫星装备及解决方案,推动卫星技术的广泛应用。此次B轮融资将主要用于钧天航宇的研发投入、团队扩充及市场拓展。公司表示,将借助新资金加速卫星平台的研发进程,进一步提升技术竞争力,为行业用户提供更优质的卫星装备及服务。
10月13日,源禾资本宣布完成对山东利恩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战略投资。此次投资旨在支持山东利恩斯在高精度传感器领域的研发与生产,进一步推动其在传感器行业的市场竞争力。
山东利恩斯成立于2020年7月6日,是一家专注于传感器研发与生产的科技企业。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多种品类的高精度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领域。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严格的质量控制,山东利恩斯在传感器市场中逐渐崭露头角。
10月8日,上海铂钺制冷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天使轮融资。此次融资将主要用于公司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推动其在低温制冷领域的创新突破。
铂钺制冷成立于2018年2月11日,是一家专注于低温制冷技术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从事脉冲管制冷、复合制冷及无液氦稀释制冷技术的研发业务,其产品覆盖7mK至300K的广泛温度范围,广泛应用于科研、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
近日,监管部门将向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北斗短信服务经营许可,标志着三大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进入“天通+北斗”双星卫星通信商业化运营新阶段。中国移动已率先推出北斗短信产品,试验期一年即将进入正式商用。北斗“短报文”技术广泛应用于应急救援、远洋渔业等领域,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入局将提升规模应用成效。
10月9日,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C频段导航增强组件已入选航天五院商业航天卓越供应平台产品。其实现的“厘米级定轨、纳秒级授时”突破,标志着我国卫星导航精度迎来跨越式升级,从传统数米级误差迈入10厘米内的高精度时代。
7.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加快推动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10月9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加快推动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到,到2027年,力争具备年产100发运载火箭、150颗商业卫星的能力,商业航天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在火箭发射、卫星制造、应用服务等领域形成一批国内领先的技术和产品,打造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商业航天企业。
近日,商业航天企业合肥星火空间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落户新站高新区并启动全球最大电循环液体运载火箭和火箭发动机的研发制造工作作为合肥市首家专注于运载火箭整箭研发制造的科技企业星火空间的落地将填补合肥空天信息产业中火箭整箭制造的产业空白。
10月10日,在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期间,北京国电高科科技有限公司与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我国首个低轨物联网星座——“天启星座”的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全面开展芯片模组、终端设备、天线系统及星载设备等关键领域的联合创新,共同打造覆盖“空天地海”的全域卫星物联网解决方案,助力国家空天信息产业发展和数字经济转型升级。
近日,株洲太空星际卫星科技有限公司在全球遥感服务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实现北极高纬区域的即时遥感服务,标志着我国在全球任意区域自主遥感数据获取与实时应用方面迈出关键一步。该服务依托太空星际自主建设的混合式InSAR星座系统,融合星上智能处理与可变速率数传技术,全国首次在高纬度地区实现从卫星直达用户的端到端遥感数据服务模式,形成了完全不依赖传统地面基础设施的自主数据获取能力。
11. 全球最大亚米级遥感星座再扩容!“电力工程号A星”长春出征,多领域将享高精度数据
10月12日,新型业务卫星“电力工程号A星”(“吉星”高分07A01星)从吉林省航天信息产业园出征,该卫星将进一步加速“吉林一号”卫星工程的组网进程,扩增星座高精度、高分辨遥感信息资源。这颗卫星由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国网电力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打造,旨在实现电力工程二维监测的精细化及电力工程三维监测的立体化,高效赋能电力业务化管理。
12. 中国最大液体火箭之一,对标SpaceX猎鹰9号的“天龙三号”计划年底首飞
10月11日,在东方航天港卫星数据产业园的展示区,天兵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核心指标直接对标SpaceX的猎鹰9号、目前中国最大的液体火箭之一——“天龙三号”计划于2025年底完成首飞。
2023年4月,天兵科技研制的天龙二号中型液体运载火箭一飞冲天,成功完成首飞。这一发射一举打破了全球二十多年来私营液体火箭首飞皆失利的世界级航天“魔咒”,成为我国商业航天首款首飞即成的液体火箭。当火箭顺利升空、精准入轨的那一刻,不仅创造了国际和国内商业航天多项历史纪录,更标志着中国商业航天液体火箭正式迈入新纪元,吸引了全球航天领域的目光聚焦于此。
近日,湖州航天卫星互联网信息港启动运行。据悉,信息港聚焦卫星互联网技术与工程机械、智能制造、绿色能源等湖州优势产业深度融合,致力于构建“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场景应用”全链条服务体系,打造产业协同与创新孵化的重要枢纽。
10月11日上午,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将在山东海阳附近海域使用“引力一号(遥二)海澜之家号”运载火箭发射3颗卫星。这次发射将是“引力一号”的第二次苍穹远征,也是东方航天港保障的第20次海上发射。“引力一号”是由东方空间(山东)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是目前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
10月9日,星际荣耀运载火箭总装总测复用工厂项目(一期)竣工仪式在海南文昌国际航天城举行,是我国首个专注于运载火箭整体装配、测试及重复使用的综合性项目。根据计划,工厂将于今年四季度迎来首枚双曲线三号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进场,开展总装总测工作,并预计于年底前后进行发射场合练等地面大型试验。
10月13日,时空道宇与哈萨克斯坦卫星数据服务企业SATLAS在中国上海正式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围绕吉利星座在哈萨克斯坦及中亚地区的政策准入、技术合作与市场拓展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动吉利星座卫星物联通信服务在中亚地区的落地与规模化应用。
10月8日,美国火箭研发制造商Stoke Space宣布完成D轮融资,由USIT领投。此次融资将用于加速Stoke Space在完全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上的研发和生产。
Stoke Space成立于2019年1月1日,是一家专注于火箭研发制造的高科技企业。公司致力于创造一种新型完全可重复使用的火箭,能够将卫星直接送入最终轨道,大幅降低太空运输成本。Stoke Space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在航天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
18. 美国航空航天公司Firefly将以约8.55亿美元收购国家安全科技公司SciTec
近日,美国航空航天公司Firefly发表声明称,已达成最终协议将收购国家安全科技公司SciTec。本次交易总额约8.55亿美元,其中3亿美元以现金支付,5.55亿美元按每股50美元的价格以Firefly公司股票形式支付给SciTec股东。通过此次收购,Firefly将整合SciTec经过任务验证的国防软件分析技术、遥感监测能力以及多模态数据专业优势,从而全面提升其综合航天服务能力。该交易预计于今年年底完成。
10月8日,美国太空军宣布于10月1日正式成立企业太空活动小组(ESAG),并设立一项预计价值超10亿美元的周转资金基金(WCF),旨在助力军事机构获取商业卫星通信等服务,被视为商业能力融入军事体系架构的重要里程碑。
该基金区别于依赖国会年度拨款的模式,采用“收支平衡”的内部商业运作机制:客户付费覆盖成本,收入再投资维持运转,盈利可降低费率,亏损则可能调升费率或补充本金,被定位为“适应性强、可扩展的金融平台”。基金以1.2亿美元初始资金启动,预计年处理资金超12亿美元,负责军事商业卫星服务合同管理的商业卫星通信办公室(CSCO)为首个授权使用方。此前CSCO依赖国防信息系统局(DISA)采购服务,如今随基金启动,其监管的近70亿美元卫星通信合同将逐步转移至太空军管理。该基金筹备多年,于2025年国会拨款法案批准初始资金后落地,为军事需求预算规划提供充足准备时间。
21. AST与Verizon签署全球首个天地融合通信商业协议,低轨卫星直连手机技术正式迈入规模化商用阶段
近日,AST SpaceMobile与Verizon正式签署商业协议,计划自2026年起为后者用户提供卫星直连手机服务。这项基于AST即将发射的Block 2 BlueBird卫星星座及Verizon优质850MHz频谱的合作,标志着低轨卫星通信技术与地面蜂窝网络首次实现深度融合,将构建不依赖传统地面基站的全球全域覆盖能力。该突破不仅验证了“手机直连卫星”这一新兴通信模式的技术可行性与商业价值,更预示着2026年将成为天地一体化通信服务的规模化元年,为构建全域互联的新型通信基础设施奠定坚实基础。
10月15日,美国太空发展局(SDA)通过SpaceX猎鹰9号火箭成功将21颗传输层卫星部署至近地轨道,这是其“扩散型作战人员太空架构”中传输层第二批卫星的入轨。该批卫星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配备光星间链路,旨在构建一个全球覆盖、低延迟的太空数据中继网络,首次实现将Link16战术数据链的通信范围从数百公里扩展至全球全域。作为美军推进“联合全域指挥与控制”的核心基础设施,该星座将优先服务于印太地区部队,标志着以低轨、高弹性、快速迭代为特征的新型军事航天体系正加速从概念部署迈向实战能力生成,从根本上重塑了未来战场通信与信息传输模式
23. K2 Space启动全球首次多轨道同步部署任务,开启标准化卫星平台与工业化发射新模式
近日,太空制造初创企业K2 Space宣布,已与SpaceX签订发射合同,计划于2027年执行名为“Trinity”的专项任务,通过单次猎鹰9号火箭发射同步部署分别运行于低地球轨道(LEO)、中地球轨道(MEO)与地球静止转移轨道(GTO)的三颗卫星。该任务旨在验证其标准化、可扩展卫星平台具备真正覆盖多轨道域的操作能力,此前其首颗技术验证卫星Gravitas将于2026年2月搭载SpaceX拼车任务升空,展示高功率电推进系统。此次突破性部署不仅首次实现“一箭三轨”的敏捷操作模式,更通过其与SES等运营商的合作,推动卫星制造从定制化向标准化、工业化转型,为构建下一代高效、低成本的太空基础设施奠定技术基础。
24. 高通与铱星实现芯片级卫星通信集成 战术无线电迈入全域无缝连接时代
高通技术公司宣布已将铱星卫星通信功能集成至其骁龙任务战术无线电平台,为美国政府及盟友提供通过铱星“增强移动卫星服务”的卫星连接能力。该集成支持短突发数据与广播服务,未来设备形态可覆盖手持无线电、车载终端乃至无人载具。此举首次实现了卫星通信能力在战术无线电芯片层面的深度融合,标志着战术通信正从依赖地面网络向“卫星+地面”全域覆盖转型,为构建下一代抗中断、全域可达的军事通信体系奠定了核心技术基础。
25. Momentus获NASA关键合同同步推进在轨制造与新型推进技术,太空工业平台服务能力迈入新阶段
近日,太空物流公司Momentus获得NASA两项总价值760万美元的合同,将利用其Vigoride轨道服务飞行器同步开展太空结晶制造与新型推进技术演示。其中510万美元合同用于执行“商业轨道微重力太空结晶系统”任务,展示半导体材料在轨生产工艺;另一项250万美元合同将验证Juno Propulsion开发的旋转爆震火箭发动机在轨性能。此次任务标志着太空工业平台正从单一运输服务向“在轨制造+技术验证”的复合功能升级,通过集成制造与推进两大关键子系统演示,为下一代太空工业设施的核心技术成熟与商业化应用奠定基础。
26. 日本JAXA首次采购Rocket Lab电子号火箭发射服务,小型卫星专属发射模式获主流航天机构认可
近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首次与Rocket Lab签订两次专用电子号火箭发射合同,首次任务计划于今年12月执行,为JAXA的创新卫星技术示范计划部署RAISE-4技术验证卫星;第二次任务定于2026年,将以共享模式发射八颗涵盖海洋监测、教育科研等领域的小型卫星。这是继近期与多家日本企业达成十余次发射协议后,Rocket Lab再次获得国家级航天机构的重要订单,标志着小型火箭专属发射服务模式正从商业市场延伸至主流航天机构的核心任务,进一步巩固了细分轨道发射方案在全球航天产业链中的关键地位。
27. 阿联酋首次实现国产合成孔径雷达卫星集成,Space42星座本土化迈出关键一步
近日,阿联酋航天企业Space42宣布,三颗在其本土完成组装、集成与测试的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已运抵美国准备发射。这是阿联酋首次实现国产化卫星集成,采用与芬兰Iceye合作的分布式制造模式,卫星将在轨构成Foresight星座,提供25厘米高分辨率SAR数据,服务于灾害监测、城市规划和国家安全等领域。此次突破标志着阿联酋航天产业正式从技术进口迈向自主集成与全球协作的新阶段,为中东地区构建自主天基对地观测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28. Planet发布新一代“猫头鹰”智能遥感星座,率先实现星载AI在轨处理与米级分辨率每日重访
近日,高精度GNSS接收器制造商Septentrio与低轨导航星座企业Xona Space Systems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共同开发基于Xona“脉冲星”低轨PNT星座与地面GNSS系统的新型混合导航解决方案。此次合作在Xona成功发射首颗生产级低轨导航卫星后启动,Septentrio已完成对脉冲星信号的追踪与分析,将重点推进接收器开发与实际场景测试,旨在为无人机、自动驾驶、精准农业等复杂环境提供更高精度与可靠性的定位服务。这一跨大西洋合作标志着低轨导航星座与传统GNSS技术进入深度融合阶段,通过构建天地一体化的新型导航体系,有望突破传统卫星导航在精度、可靠性和覆盖范围方面的技术边界。
近日,Orange Business宣布正将Eutelsat旗下OneWeb低轨卫星互联网服务集成至其便携式应急通信设备SafetyCase中。该设备可在灾害现场快速创建Wi-Fi热点,恢复语音、数据和视频通信,此前已应用于西班牙洪水与马约特岛飓风救援。通过引入低延迟的LEO卫星连接,SafetyCase形成了卫星网络与地面通信互补的立体保障能力。这一由Orange国防与安全部门推动的合作,标志着低轨卫星通信正式成为国家应急响应体系的核心基础设施,通过构建不受地面条件限制的空天地一体化通信网络,显著提升了极端环境下的灾害救援效率与通信韧性。
近日,日本卫星初创企业ArkEdge Space与埃及、肯尼亚、安哥拉及布基纳法索等非洲多国签署系列合作协议,将联合建立区域性卫星数据应用中心,推动空间技术在农业监测、灾害管理、水资源管理等可持续发展领域的落地应用。此次合作涵盖联合国立科研机构与政府部门,通过部署卫星物联网与地理空间数据平台,构建覆盖气候应对、基础设施监测等关键领域的技术服务体系。此举不仅标志着商业航天公司的技术输出模式从单一数据服务转向深度本地化能力共建,更开创了航天技术助力全球南方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新型国际合作范式,为太空经济的社会价值拓展树立了重要实践标杆。
32. Vitesse收购Spacetime强化多频段天线技术,空天地一体化通信实现全链路闭环
近日,美国射频解决方案提供商Vitesse Systems完成对地面天线技术公司Spacetime Engineering的收购,此举将显著增强其在地面卫星天线领域的技术能力。Spacetime在多频段地面天线馈源方面的专业积累,将与Vitesse现有的空间及机载天线解决方案形成互补,构建覆盖“空间-空中-地面”的全域通信链路。通过此次整合,Vitesse将能够为客户提供从低轨卫星到深空探测的多频段连接能力,并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实现更强的抗干扰性能。这一收购不仅完善了公司在国防与商业卫星通信领域的整体解决方案,更标志着空天地一体化通信系统正向终端设备与基础硬件的深度集成演进,为未来战场通信与商业网络建设提供了关键基础设施支撑。
来源:亿欧网、泰伯网、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界面新闻、海南星际荣耀官微、时空道宇、烟台晚报、湖州日报、济南时报、中国新闻网、株洲日报、合肥高投、合肥日报、山东省人民政府网、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卫星通信观察、payloadspace、spacenews、satellitetoday返回搜狐,查看更多